绿色的农田,蜿蜒的河道,大河静美,让人沉醉。在“黄河入鲁第一县”菏泽东明,持续开展的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正描绘着这样一幅美丽的画卷。这幅画卷背后也有金融力量的执笔。近日,恒丰银行向东明县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建设发放贷款5000万元,为东明县打造“水清岸绿、河畅景美”的生态廊道注入强劲动能。
近年来,党中央高度重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出“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山东省作为黄河流域经济大省,提出了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与黄河下游生态廊道深度融合的示范路径。
恒丰银行认真贯彻落实习在深入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以及视察山东重要指示要求,将金融支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作为业务发展的主题,聚合资源力量,聚焦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扎实推进黄河国家重大战略。
为加强黄河滩区后续发展组团式帮扶,山东省启动“三个一”帮扶包保工作,即由一个省直部门、一家国有企业、一所高校,结对帮扶一个滩区县。作为入选东明县黄河滩区后续发展“三个一”帮包的国有企业,恒丰银行深入贯彻省委、省政府关于支持黄河滩区高质量发展的工作部署,快速制定帮扶包保方案,成立工作专班,找准政策结合点和帮扶着力点,融资与融智相结合,依托“省级部门+国企+高校”协同机制,主动对接东明县发展需求,将支持水环境治理纳入重点帮扶项目清单。
黄河流域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高质量的基础设施建设。恒丰银行注重开发多元化金融产品和服务,积极服务沿黄区域基础设施建设、生态保护、水资源利用等领域,激活沿黄区域发展动能。了解到当地水环境综合治理的资金需求后,菏泽分行快速行动,制定融资方案,开通绿色审批通道,向东明县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建设发放贷款5000万元,以金融之力、务实之举助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此次治理工程涵盖总干渠、干渠、堤沟河等100多公里河道清淤衬砌,配套建设泵站、倒虹吸等设施,推进信息化管理系统升级,全面提升河道防洪排涝能力与生态修复水平。“项目建成后,将有效改善黄河滩区水环境质量,净化有污水体,恢复河道生态功能,为周边近十万余亩农田提供更优质灌溉水源。”东明县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项目负责人表示。随着工程推进,东明县将同步实施河道两岸绿化工程,建设生态步道、亲水平台等便民设施,并依托黄河文化资源打造特色旅游带。
东明段是黄河中游进入平原地区摇摆性最大的河段,一到汛期,洪水泛滥,“十年九淹”严重影响到了滩区群众的生活,黄河滩区居民迁建工程,寄托着滩区群众远离洪灾实现安居的梦想。为此,恒丰银行把支持滩区迁建、服务乡村振兴作为重要工作,当地的菏泽分行专门组建服务队上门服务,为东明黄河滩区建设投放贷款。截至今年4月底,已投放金额10.9亿元支持美丽乡村建设。如今,走进地处黄河滩区的东明县大屯镇,一幢幢新房已拔地而起,黄河滩区群众过上了安居乐业的好日子。
东明县等沿黄县区依托黄河滩区迁建工程,逐步实现“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民生目标,但后续产业发展、生态治理仍需持续注入动能。
恒丰银行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中,在美丽乡村建设方面的积极作为,是响应国家战略的生动实践。通过生态治理和产融结合,不仅为东明县等沿黄县区的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更为国家生态安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了宝贵经验和有力支持。
恒丰银行菏泽分行多次实地走访东明绿色新能源有限公司,了解到风电建设需求后,有针对性地设计授信方案,将该公司50兆瓦风电项目等三个项目列入分行支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攻坚项目清单中。分行高效完成尽调、准入、授信、评估、审批等工作,为项目建设方发放碳减排支持工具贷款4027万元,助力地方调整优化能源结构、实现绿色低碳发展。分行还积极对接东明县化工产业园建设项目,围绕东明县化工产业链条,探索利用物流大数据为化工园区危化品运输行业货车司机客户群体提供特色金融服务,支持东明县打造工业强县。截至今年4月底,累计为东明县投放贷款近30亿元。
生态治理的“工笔画”,正逐步转化为乡村振兴的“实景图”。恒丰银行以“绿色金融”为纽带,构建起“生态修复—产业振兴—文化赋能”的全链条服务模式,这一创新模式对于推动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具有积极实践意义。
菏泽市是黄河入鲁第一市,也是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点市,承载着生态屏障与乡村振兴的双重使命。去年底,恒丰银行与菏泽市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下一步,恒丰银行将把菏泽作为金融支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区域,全力支持“231”产业、省市重大项目、新旧动能转换等,向菏泽的重大项目、民生工程及相关产业项目提供综合金融服务和融资支持,助力菏泽发展新质生产力、提升城市能级、绿色低碳产业发展等,践行国有金融企业使命担当,不断在支持菏泽经济社会创新发展上闯新路、勇攀登,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菏泽篇章作出恒丰贡献。